区卫健局积极推进并完成了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统筹推进,确保法治工作实效。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杨平波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法规股负责日常工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卫健法治工作。
2.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专题研究制度。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卫健法治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建立科学决策机制。部门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都由局领导和办案人员集体研究讨论决定,案件办理质量不断提高。
3.压实部门责任。每年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推行依法行政作为全系统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绩效考核,进行重点部署。将行政执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目标内容,结合全区卫健责任目标,分解量化执法责任。明确规定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恶性案件“一票否决”制。与卫健责任目标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的工作机制。
二、注重学习培训,提升执法水平。
1.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局党组中心理论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将行政处罚决定的研究与相关法律条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增加学法的次数,提高学法的质量。
2.干部职工定期培训。结合工作重点,举办多层次、内容丰富的法制培训。定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以及下属单位管理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活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培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及督促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如法网的学习和考试等形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3.执法人员依规考核。严格实施卫健执法人员法律培训考核制度,坚持一线卫健监督执法人员年集中学习制度,并将其纳入各年度执法责任制和绩效工作目标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注重依法履职,坚决维护法律权威。
1.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确保人民群众医疗安全。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始终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继续通过采取综合整治、上下联动、疏堵结合等措施,突出长效管理,着力治理源头。全面开展了医疗机构医疗监督检查,对有证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100%。严厉打击超范围执业、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过度治疗及虚假治疗、雇佣医托欺诈行为,通过媒体对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予以曝光,引导医疗机构自觉加强管理,增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
2.依法落实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加强疾病防治,常态推进疫情防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其他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筹备足够防控物资。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持平战结合,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外环境进行核酸检测,共检测标本12.58万份。60小时完成全区15万余人的“一单两码三签字”工作,澄清了人员底数。摸排重点区域,累计摸排重点区域32460人,中高风险地区返区2503人。密切接触者13人,次密切接触者42人,境外返区138人,均已落实管控政策。检查农贸(集贸)市场15家次、商场超市221家次、餐饮单位236家次、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6家次、检查文旅行业经营单位31家、药店51家次、上报“四类药品”购买信息767条。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共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等5个通告通知。切实注重宣传引导。积极向主流媒体推送工作进展情况,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有声有色,积极开展舆论引导,通过电视、掌上云溪、手机报、村村响等高频次播出疫情防控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机制体制;积极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构建联防联控、全域防控的人才队伍支撑。贯彻落实国家新出台的《疫苗管理办法》,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预防接种工作质量。规范疫苗接种流程和场所设置,落实好预检分诊、人物同防、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等措施,织密筑牢健康防线。强化公共卫生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区政府投入400多万元将岳化五小维修改造,建设了一个有房间74间(其中隔离房间65个)的集中隔离点。今年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共下达集中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指令231份,进入集中隔离点212人。
3.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坚决守好重点场所。对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一律查验电子健康码、行程码和疫苗接种情况。截止12月17日共检查农贸(集贸)市场15家次、商场超市221家次、餐饮单位236家次、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6家次、检查文旅行业经营单位31家、药店51家次、上报“四类药品”购买信息767条。五是切实加强督查督办。对全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开展开展了专项督查,发现问题4起,下发督查通报1期,并督促责任单位尽快完成问题整改。认真做好了十四大类45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目前,我区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45502人,建档率81.56%。儿童健康管理率93.99%、新生儿访视率99.63%。孕产妇早孕建册率98.19%,产后访视率99.61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100%;肺结核患者管理率100%。1-11月产妇数833人,活产数838人,无孕产妇死亡。免费产前筛查完成903人,完成率 100.33%。免费两癌筛查6096人,完成率101.6%。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完成1400对,完成率100%。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完成1192对,婚检率96.13%。艾梅乙孕早期筛查率95.60%,孕产妇艾梅乙筛查率100%;中医药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均按照标准设置了中医综合服务区,基本达到了有场地、有设备、有服务、有人员要求。
4.狠抓医疗机构防控。全面落实首诊负责制,规范全区发热患者转诊流程,对发热病人进行追踪管理。全面落实负责制. 全区检测发热病人9527人,急诊留观病人1404人,血透病人13人,入院病人61991人,病人陪护26141人。
四、注重厘清责任,形成审批阳光体系。
对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理整合,在区政务网公开,接受行政相对人的咨询和信息查询。告知行政相对人办事过程中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以及需要配合的相关要求,做到办事信息、办事流程清楚。在区政务中心设立统一受理窗口,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窗口受理,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审批事项两头办理的现象。
五、注重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创新宣传手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宣传与卫健重点工作相结合,通过电视栏目、报纸、电台、板报、墙报、发放宣传单、上街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颁布以来,全市各卫生健康单位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在“3.15”消费者权益日、“5.12”护士节、“7.11”世界人口日、“8.19”医师节、“12.1”艾滋病防治日、“12.4”宪法日以及献血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中,都组织开展大型户外法制宣传活动,制作图文并茂的法律宣传展板,深入群众中间进行法治宣传,不断扩大卫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