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信息

“六篇文章”谋划2017年工作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17-02-07 00:00
  

区财政局:“六篇文章”谋划2017年工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7年我区财政工作主要做好“六篇文章”:
  1、支持发展培财源,做好服务文章。服务项目建设。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财源培植。支持大力招商,确保有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签约落地,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形成税收。服务产业发展。充分利用“营改增”契机,支持发展现代金融、物流、仓储、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形成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体系。特别是要服务好两厂的供应环节,做大做强主打产业,进一步强化工业财源。服务金融改革。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信贷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咬定目标增总量,做大收入文章。抓税收收入。准确把握财税收入变化趋势,提高征管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加大纳税评估、专项稽查和重点核查力度,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征管。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既要防止跑冒滴漏,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又要做实做优财政收入,挤干“水分”,推动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抓立项争资。主动应对中央财税体制改革,构建财权和支出责任相对等的现代财政体制。积极研究上级财政经济政策和转移支付新政策,围绕我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面临的特殊困难等因素,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抓非税收入。落实全区收费“一票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出台《云溪区行政事业性收费财政统筹办法》,确定每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财政统筹计提比例;实现票据电子化全覆盖,开展非税稽查,规范土地项目支出成本核算,强化土地出让收入的征缴。抓体制优化。主动应对中央财税体制改革,构建财权和支出责任相对等的现代财政体制。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市财政局汇报,争取伴税征收的城建税、教育附加及排污费的分成,尽力推动绿色产业园和静脉产业园的支持政策落实。
  3、优化支出强保障,做实民生文章。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要求,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统筹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农村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让广大农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整合信息化平台,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构建新型的“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就业;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大保障性住房资金筹措力度,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落实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健全平安建设、维稳、信访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乡镇财政的保障力度,提高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规范精细强管理,做强绩效文章。创新制度管理。认真研究财政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两全两严”评审工作机制,提升投资评审效率。强化绩效评价,科学制定财政资金绩效第三方评价机制,组织第三方参与评估,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促进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有效衔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整合优化共享共用和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联动机制,把好资产管理的入口和出口。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加快构建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审核把关、监督检查、处理处罚”三个到位。
  5、创新机制促改革,做活体制文章。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大对各类基金预算的财力统筹力度,积极推进预算公开,预决算公开做到全覆盖。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实行备案管理,切实增强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约束力。深化政府债务改革,将所有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监管,完善债务预算管理,实行台帐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扩大集中支付范围,完成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规范乡镇理财行为,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加大国库资金出借的清欠,抓紧清理规范财政专户,落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要求。
  6、建好队伍作贡献,做亮品牌文章。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研究政策、完善制度、推进工作、深化改革和服务基层的能力,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是决定一个单位事业兴旺发达的中坚,坚持重品行、重业绩、重民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的用人导向。注重后备干部选拔与培养。建立股(室)所长后备队伍人才库,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今后提拔干部,原则上要从后备干部中产生。文明建设。营造财政干部争当“业务学习的标兵、财政管理的能手、严格要求的表率”的氛围。深入开展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创建活动和湖南省星级乡镇财政所的创建,树立财政良好形象。能力建设,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教育,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政策宣讲、业务培训,提高规范理财、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加强区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会计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出台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办法。廉政建设,财政工作与钱打交道,要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工作程序。强化管党治党责任,创新廉政建设方法,严防廉政风险,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确保财政干部政治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