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岳阳市云溪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1月8日在岳阳市云溪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曹显良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云溪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略)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修订的《预算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我区财政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从收入上看:一是经济继续处于下行态势,我区实体经济发展困难,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我区财政收入对石化产业的依赖程度极高,而契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和建安税等涉房涉建涉地税收较少,这种税收结构的不合理性,很大程度上造成财力短收;加之“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推行,侵蚀营业税税基。三是随着政府行政改革的加快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呈萎缩之势,非税收入迅速下降。从支出上看:一方面是各项改革政策的出台,要求财政增支的口子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改善民生支出不断增加,民生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改革上看:政府性债务管理和考核都更为严格,地方融资会越来越难,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加大,将加剧财政收支矛盾。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要善于寻找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一是改革机遇。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了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点,提出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上收部分事权,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等改革内容,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二是发展机遇。首先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推进,有利于我区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其次以湖南绿色化工产业园改造升级为契机,进一步聚集厂港地各方面的资源要素,为我区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服务。再次是我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区域经济来势较好,将有力拉动财政增收。三是政策机遇。新的《预算法》修订颁布为我们依法理财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中央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有利于厉行节约,节减开支,缓解收支矛盾。
基于以上形势,2015年全区财政工作要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上实现转移,更加注重收入质量,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资金效益,更加注重公正理财,在更新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更好的发展。2015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以强化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发挥财政引导功能,调动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进一步强化绩效理念,健全财政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运行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全区财政工作迈上更高台阶,努力为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城乡统筹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5年财政总收入安排11.38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税收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11%,税收实现可用财力2.31亿元,同比增长4.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安排3.4亿元,同比下降4.9%;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3.1亿元。
按功能分类具体明细为:一般公共服务6033万元,同比增长8.4%;公共安全1753万元,同比增长6.1%;教育事业7527万元,同比增长14.5%;科学技术161万元,同比增长176%;文化体育与传媒350万元,同比增长31%;社会保障和就业2631万元(未含已安排到单位的此项预算863万元),同比增长35.7%;医疗卫生2548万元(未含已安排到单位的此项预算450万元),同比增长7.7%;城乡社区事务1309万元,同比下降9.9%(另从专项及基金预算中安排975万);农林水事务1334万元,同比增长26.3%(另从专项及基金预算中安排540万);交通运输1157万元,同比增长15.9%;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455万元,同比增长8.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345万元,同比增长21.9%;住房保障114万元(未含已安排到单位的此项预算1036万元),同比增长3%;粮油物质管理事务149万元,同比增长19.2%;储备事务70万元,同比下降22%;预备费600万元。(环境保护从专项及基金预算中安排1756万元)
为确保2015年收支预算任务圆满完成,我们将着力抓好四个重点:
1、以培植财源为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完善和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强力推进工业立区,支持以化工产业为特色的绿色化工产业区建设,加大园区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园区绿色化工产业的集聚力,夯实基础财源、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加强与厂港园的互动对接,做强现代物流业。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战略,着力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全区各项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注重优化收入结构,着力提高地方税收的比重,提高收入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2、以造福百姓为根本,切实改善民生。加大支农力度,用足用活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整合涉农资金1700多万元,确保完成农村沟渠疏浚任务;预算投入500万元,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和维修、危桥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落实好财政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一卡通”发放程序,确保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卫生、科学文化、农林水利、民政、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力绝大部分用于民生改善。加快发展公益性事业,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满足广大群众基本需求。加强基层政权的保障力度,在区、乡财政体制调整中对乡镇增加支出700万元,达到3600万元;降低乡镇税收任务和征收成本,在过来税收任务的基础上核减了30%;提高村居运转保障经费,坚决贯彻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和调度,确保区域内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利民实事工程资金落实到位。
3、以提高绩效为重点,推进财政改革。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活动,确保预算改革精神落实到每个预算单位。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体系,编制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强化预算执行,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增强预算约束力。推进预算公开工作,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深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进一步提高理财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扩大集中支付范围,将区总工会、粮食局和临港产业新区云溪区工作部纳入集中支付范围,实现区直一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积极开展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努力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预算资金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项目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对全区公务用车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对车改补贴进行测算,确保年底公务用车改革执行到位。配合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理顺区、乡、园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体系。
4、以科学精细为目标,规范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认真贯彻财经法纪法规,切实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贯穿于各项财政工作中。强化会计基础作用,依法履行会计管理职责,切实抓好公务卡制度改革。转变财政监督思路,整合监督资源,突出事前、事中监督,抓住财政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行检查型监督向管理型监督的转变。依法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建立更加规范科学的资金分配办法,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集聚效应。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多样化、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积极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加强融资平台的管控,落实“双控”、“双分离”管理。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三公”经费一律实行零增长。探索建立财政项目专家论证制度,对部分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社会听证,促进财政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积极做好建议意见和提案的办理回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更深层次上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和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统筹各种有利因素,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攻坚克难,完成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为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城乡统筹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